WorryFree Computers   »   [go: up one dir, main page]

全心巴赫

全心巴赫

金马奖获奖纪录片《音乐人生》拍摄的那位桀骜不驯的天才琴童,正是少年黄家正(KJ)。长大后的他蜕变为优秀的钢琴演奏家,频频演出,牵头香港“本地姜音乐节”,为古典音乐社群开辟一片交流的乐园。数张专辑见证了黄家正对勃拉姆斯、德彪西、舒曼等音乐巨匠的敬意和热爱,他也决定“回归根本,回到最神级的两位作曲家”——巴赫和莫扎特。在黄家正看来,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:音符看似简单,却精彩绝伦。2023 年 1 月,黄家正举办了“KJ 钢琴双重独奏会:全心巴赫 全意莫扎特”,并将现场录音拆解为《全心巴赫》和《全意莫札特》两张专辑。“巴赫的音乐是各自的声部完整了自己的世界,它们互相对话。”黄家正告诉 Apple Music。这张《全心巴赫》流露着他对巴赫作品中意趣和哲思的深入理解,他依照调性排列曲目,为专辑赋予动静相宜、明暗交叠的听觉体验。在专辑发行之际,黄家正与 Apple Music 分享了《全心巴赫》背后的故事。 能否分享一下标题命名的心思?“全心”对应“全意”,巴赫对应莫扎特,这种对应背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? “因为《全心巴赫》有了斯卡拉蒂的《A 大调键盘奏鸣曲》,所以英文版不可以叫做‘All Bach, All Mozart’。美国有一个音乐节叫做 Mostly Mozart,所以我便打趣地叫做‘Mostly Bach, All Mozart’。一个 Most,一个 All,刚好形成对比,我便想到中文的‘全心全意’。这也可爱地表达了一种态度,(面对)这两个作曲家的作品,唯有全心全意地弹奏。” 专辑中的作品大多数是选自巴赫组曲中的段落,这些曲目的选择和编排是否有调性上的考虑?为何还加入了斯卡拉蒂的《A 大调键盘奏鸣曲》? “说实话,我希望这就是我的巴赫代表作。所以,我特地从他著名的法国组曲、英国组曲和键盘组曲中各提取一首我最喜欢的作品。这张专辑有一个哲学性和宇宙观的概念。专辑从最简单的《G 大调小步舞曲》开始,直接走到《G 大调第五号法国组曲》,也是最纯真、简洁、充满童真的一首。之后直接从 G 大调发展到《D 大调赋格曲》,完整了第一部分。” “到了中间的 A 调,我想有一首作品和《A 小调第二号英国组曲》对比,我想不到一首作品比这首(斯卡拉蒂的《A 大调键盘奏鸣曲》)更好,它是非常灵性化非常超脱的一首慢乐章,静中带动,动中带静。然后专辑便走到无穷乐的《A 小调第二号英国组曲》。” “在(A 调部分)之前的半小时,专辑仍然是非常纯粹的纯音乐,表达的意思极为概念化。但之后的两首(《慢板》和《G 弦上的咏叹调》)一暗一明,便明显地人性化,走到了人类之‘意念’上。(专辑)从最黑暗走到最光明的一面,接着便衔接上最巨大的《D 大调第四号键盘组曲》。在这里,(《D 大调第四号键盘组曲》)综合了巴赫最成熟的作曲手法和复杂的情感层次。最后由 D 调回到第一首的《G 大调小步舞曲》,首尾呼应地完结。” 您提到《全心巴赫》的诞生是一次“幸福的意外”,能否再与听友分享一下这个灵感迸发的时刻? “我真正明白到,有些事情,你是不能完全准备的。这是一个幸福的意外(happy accident),因为我从来未想到,我可以在人生这个阶段弹奏巴赫的代表作。去年的一月,刚巧有这个机会,我也刚巧练习这几首歌曲。我便跟自己说,如果不是现在的话,应该是什么时候呢?If not now, when? 谁知道也算是大获好评,我也真正知道自己可以弹奏这位作曲家了。” 在这张专辑中,是否有哪首曲子对您来说有特别意义? “《G 大调第五号法国组曲》里面的《Allemande》,这好像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歌曲。《D 大调第四号键盘组曲》则是我在大学时期学习的作品。《A 小调第二号英国组曲》是我 2018 年参加国际巴赫大赛的作品。这些曲子可以说是横跨我三个不同的阶段。我最喜欢的那一首,是《D 大调第四号键盘组曲》里的《Allemande》。”

选择国家或地区

非洲、中东和印度

亚太地区

欧洲

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

美国和加拿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