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ryFree Computers   »   [go: up one dir, main page]

Bewitched: The Goddess Edition

Bewitched: The Goddess Edition

在《Bewitched》染上「相思病」,並自我催眠「這一定是愛」的 13 首歌後,一首〈Letter To My 13 Year Old Self〉尤為顯眼,「我很抱歉他們總把你排在最後/還試著喊出你的外國名字,然後大笑」(I’m so sorry that they pick you last/Try to say your foreign name and laugh) 撫摸了 Laufey 年少時期不被接納的傷痛,也間接帶出她創作的初衷。擁有冰島和中國的混血背景,讓她遭受不少身分認同上的不公平對待,而音樂成為了她彌補內心缺失的良方。利用自己的多元文化和曲風相融,她搭建起與不同年齡層、音樂品味和身分的樂迷聯繫的橋梁。《Bewitched》將傳統爵士樂、古典樂、流行樂平衡得優雅且悅耳,榮獲了第 66 屆葛萊美獎「最佳傳統流行演唱專輯」,正式將 1999 年生的 Laufey 推上當代爵士流行樂明星的地位。 《Bewitched: The Goddess Edition》加收的四首新歌並非原版專輯的延伸,而是對主題「著迷」的一次重塑。原版專輯呈現了墜入愛河的種種體驗,有期許與失望,也有自卑及對他人的仰望,而第一首加收曲〈Bored〉中「對這份愛感到枯燥無味」(Bored of this love) 便立即與淪陷愛情的狀態拉開距離,主角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識,有了對痛的感知,也有了因被冷落而不甘示弱的反應,〈Goddess〉則揭示了所謂的被愛,不過是他人膚淺地喜愛如「阿芙蘿黛蒂」般閃耀的一面,而非自身的全貌,將原來會「失去自我的迷戀」轉化為「忠於自我的迷人」。 Laufey 深受傳統爵士樂的薰陶,Billie Holiday 和 Chet Baker 等爵士大師的影響都在《Bewitched》有所反映,另外兩首加收曲〈Trouble〉和〈It Could Happen To You〉的醇厚韻味也讓人夢迴上世紀的繁華和典雅。除了力求打造自己的爵士演唱風格,Laufey 更希望將爵士推廣給年輕聽眾,於是她在社群平台上進行直播演出,並定期翻唱爵士經典曲目,如專輯裡收錄的改編版〈Misty〉,進而獲得 Billie Eilish 和 WILLOW 等音樂人的關注。然而,真正讓她走入同齡人心中的祕訣,其實在於她的創作、嗓音和琴聲,尤其是歌詞,這些深刻地體現了專屬於當代的成長經歷和情感困境。

其他版本

請選擇國家或地區

非洲、中東和印度

亞太

歐洲

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

美國和加拿大